WHATSUP滑板网

【盘问】传奇滑手Lance Mountain 讲解不同时期的滑板挖金攻略

作者: JENKEM 发表于: 2016-01-21 评论: 0 查看: 0



不知不觉滑板运动已经历经了五十余载的风雨洗礼,从最初的冲浪衍生,再到如今的百家齐放,职业滑手已然成为这项运动不可或缺的承载体。如果你也想在这日趋成熟的产业中分得一杯羹的话,接下来请准备好纸笔,传奇滑手Lance Mountain这位亲历者将讲授滑板产业历年来的挖金攻略指南。



萌芽之初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滑板运动还处在萌芽阶段,当时的滑板板面上会印着某些知名冲浪手的名字,就比如家喻户晓的传奇冲浪高手Duke Kahanamoku,我们把这种印有名字的板面称为职业签名款。滑板公司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的前身本就是冲浪公司,冲浪手的名字能否印在板面上主要取决于他们个人在冲浪界的知名度。
 
Tom‘Wally’Inouye跟我说过,滑板运动的第一次改变是在滑板杂志兴起之后。那是1977年,Wally自己尚在Concrete Wave板场玩板。大家对职业滑手和签名款这两个概念也还不太明晰,就算有签名款大多数也是滑板公司拥有人自己的名字,比如Tom Sims。有一天Sims团队跑去Concrete Wave板场拍摄杂志素材,他们发现板场里有个小板仔的表现特别惹人注目,于是他们便让小孩穿着Sims的队服拍了张滑板照。这张图片最终还成为了SkateBoarder杂志的一张中间插页,就是这么个机缘巧合的偶然机遇,Wally由无名小辈瞬间变成了一年内多次荣登杂志封面的高曝光滑手之一。此时职业滑手的工作内容很明确:就是和团队成员拍摄杂志封面,拍完就有酬劳到手。Wally正是由于那次偶然的拍照而开启了职业滑手的道路,他曾把这些归结于侥幸,因为在杂志发行后他就领到了自己的第一张奖励支票。
 
尽管当年有Stacy Peralta, Russ Howell, Jay Adams和Henry Hester这几大传奇人物发行过自己的签名款板面,但是实际上这种形式依然不常见。单是Wally登上杂志封面的次数就比许多其他职业滑手出签名板面的次数还要多的多,后来随着粉丝们对Tom“Wally”Inouye款板面呼声的高涨,Sims公司给Wally生产出了几款试验板面。不过就在同时,一家名为Caster的品牌也提出为Wally生产板面,Wally抓住了这次机会跳了槽。这次他的工作内容从拍摄杂志封面扩展到协助设计板面。滑手本身比任何人都要了解自己需要怎样的滑板,所以滑手有能力和设计者一道设计滑板的形状、板面的薄厚以及脚位上的细节。老实讲,这个时期的职业滑手依然是刚好能维持自己生计,也许Caster最多就提供了个住所。另外,该时期的大多数品牌均由老辈冲浪手主理,他们的目标是吸纳更多年轻的一代,所以他们大力招收了许多像Wally这种能参与到产品设计、杂志拍摄以及挖掘新秀的年轻一代。这个时代的职业滑手看起来就像是运动员、设计师、星探以及团队经理的混合体。



1980S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职业滑手的工作职责就是赢得比赛,其实一名优秀的滑手并不应该仅局限于赢得比赛。但在1980S年代来说,比赛成绩的优劣已经成为了职业滑手实力对比的一条隐性规则。某些伟大的职业滑手曾就对此不以为然,但是规则就是规则,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最终也只能淡出公众视野。滑板公司招纳滑手竞逐比赛,杂志封面的关注点也变成了谁谁在比赛中做出了个新动作或者取得了好名次。这个时期搞个没有比赛的大型滑板活动是几乎不可能的。
 
Variflex招我入队就是因为我赢得了几场业余组比赛,不过他们在1981年把我升Pro的时候,滑板运动其实也并没有非常流行。我每个月大概能从板面销售里面拿到15美金的分红。说不来你可能不信,Tony Hawk当时一个月才80美分。Pros每个月的收入就靠板面销售、比赛或者是demos。如果你能赢得比赛,那就可能有300刀的额外收入,做一次demo就有50刀的收入。讲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滑板产业不明朗的状况下,职业滑手会尽自己所能的寻求赚外快机会。我自己就在农场的便携U池上甚至是商场的停车场做demos,一天也就50刀的收入,当时的职业滑手还不能从支架、轮子或者鞋子赞助商那里拿到薪酬。
 
每位滑手都尽自己所能的过活,直到八十年代中期,demos演变成了宣传滑板运动的基本方法,甚至于我们与Powell Peralta的合约中都明确规定滑手每年必须做满36场demos。我们一路舟车劳顿去到科罗拉多州,马不停蹄的搬下道具,做完表演,然后又自己把道具搬到车上。我记得科罗拉多州这一次刚好下雪,店主因为小孩们没看表演还跑进店里面偷东西而拒绝支付我们表演费。你根本无法预知表演途中会遇到怎样的意外状况,所以你必须得学会在任何地形任何天气下滑板。也许你会出现在亚利桑那州尤马的某个商场,那里102华氏度的高温能把沥青地面融化。你只要从U池上跳下来,滑板根本就无法滚动向前,因为它的轮子已经融进了地面。在表演结束之后我们经常还要签名,有时一签就是好几小时。而到了1990S年代,根本没人会再找滑手要签名。
 
只要有人在滑板上做出了小小成果,其他人必定跟风。就比如1984年Stacy Peralta制作出的第一部滑板视频,正是它开启了职业滑手职能的另一新天地,滑板视频首次成为职业滑手生涯的一重大组成部分。1984年我依然是名职业滑手,但是我一转到Powell Peralta,我之前的个人签名款条约就会失效。幸好我在第一部视频中有露面,粉丝们在看完视频后都想要我的签名款,于是Powell顺水推舟给我做了一些板面。就在第一支视频发布过后,像Frankie Hill这些滑手因表现出色也直接被提升成了Pros。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你不需要赢得比赛,不需要做表演,只需拍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视频就能得到升Pro的机遇。有许多老一辈的滑手对此表示十分不解,他们认为简简单单的拍段视频就能拥有如此待遇是不是过于容易。年纪稍大的一代滑手发现这种视频模式将逼使他们越来越难依靠原有的商业旧模式生存下去。到了九十年代,职业滑手们的重点就是要拍出一部牛逼轰轰的视频作品。



1990S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比赛的重要性已然削弱,这个年代的关键是在镜头下捕捉进步以及创新的动作。杂志方面也不再出动作分解,取而代之的是视频拍摄完后一帧一帧的截取。中规中矩的滑板自然不再为大众所接受,有文章甚至呼吁除名止步不前的职业滑手。大家对U池比赛也失去了兴趣,那些不敢冒险的小孩子也直接退出了滑板圈。
 
这个时期如果用技术来定义pro的话,那就显得些许苍白无力,因为这是个am都比pro拼的年代。从1970s到1990s,你去参加完业余组比赛,如果他们发现你能靠做demos赚钱的话,他们就会极力推你升pro。那时候还没有滑板视频这玩意,直到1990s早期,各团队开始以am准入卡、支票等等利诱工具从其他公司挖走潜力滑手来为自己拍视频。
 
真正优秀的pro和花数不清时间去拍摄大招的pro是有区别的,有些pro能在视频中做出从未出现过的新招,但在现实中却连做demo都不擅长,有时一直创新也会使人忘记自己以前做过的招。
 
另一方面来讲,有些pro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但他们又不会激进。就像Ed Templeton 和Mike Vallely,他们今天依旧光芒四照,这主要归功于他们当年的突出的成绩。Ed Templeton 和Mike Vallely赢过比赛,到处做过demos,他们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在了大家的心中。



THE 2000S
进入千禧之年后,职业滑手的生活开始大幅转变,这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来源已经扩展到了服饰跟鞋子赞助。X-Games越来越受关注,滑手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非本地品牌赞助,Pro们的经济收入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个时期的职业滑手演变出了一种全新的职能:那就是赞助商让你干啥你就干啥。举个栗子,有些pro在一轮比赛后需马上戴着印有赞助商标识的帽子或者晃一晃赞助商的啤酒。而有些pro连个板面赞助都没有,但是他们依然能靠着功能饮料捞下不少金。



THE 2010S
五十年河东,五十年河西。现在的板面赞助商在选择赞助滑手之前都要事先考量赞助滑手的鞋子以及其它主要赞助商,毕竟赞助商推广滑手需要足够可观的费用支出。职业滑手与赞助商的关系由此进入了全新的层面,如果不是Paul Rodriguez的出现,我想我都还没意识到滑板世界早已在践行这项准则。Paul本身技术过硬,个人魅力也足够吸引各大赞助商。在以前,核心街式滑手并不乐于接受职业滑手与企业赞助的合作关系,Paul打破了这个界限,其它滑手更是以此为奋斗目标。现在新兴生代滑手把Paul的成功模式奉为了典范,而且他们大都拥有自己的代理商代自己与赞助公司协商代言事宜。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很多职业滑手的合约里面都包括滑手如何运用社交媒体推广赞助商。品牌公司在选择赞助滑手之前首先会核查滑手以往的网络社交状态,即使他们并不是真正了解滑板运动。作为一名滑手,我们知道自己仰慕的职业滑手的实力,但搞商业的企业自然不知,代理商也是如此。许多外围代理商自以为把滑手打造成了寻求赞助的有效工具,改变的确存在,但归根结底,职业滑手的使命自始至终都没改变:积极向上、鼓舞人心,吸引更多人爱上滑板。所有其它福利的根源就是来自这样的能力,即便他们无法完全领悟其中的奥妙。
 
现在是冲击职业滑手的恰妙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机遇也前所未有的富足。没人知道这种平稳增长会是持续不变还是随时发生小变数?怎样才能算作一名优秀的滑手是一个开放给所有大众的泛议题,它的演变已不是其它历史时刻所能相提并论,某些顶级滑手会在社交媒体上暴露无遗。我们一直都在讨论职业滑手的职责,其实一名优秀职业滑手的职责就是要找到方法让自己在滑板世界中来去自如。真正能让我们敬仰的职业滑手总有一股能够改变他人想法的魔力,这股魔力在潜移默化中也将改变滑板运动的前进方向。
 

来源: JENKEM
上一篇 下一篇